最出乎自己意料的應該還是統計能力的大幅提升吧,雖然在考進研究所後,也從未想過放棄,但我對自己現在對統計的熱忱,的確是還蠻高興的。


能堅守住與自己的約定,踏實走過學術的每一步,是我對自己目前最能交代的地方。


在這一年,我在統計與研究方法上的進步,也讓我知道原來體育學術界上有許多的問題有待大家一起去解決......我到也不是覺得自己有多好,而是我這一路觀察下來才知道,原來這條路上堅持的人並不多,有的是環境不成熟,有的是系所過於不在乎,有的是課程設計的缺乏,有的是學生太不主動......但這都不是好現象.....


從運休所學生的特質來看,如果能做到量化研究的,絕對不會想要馬虎帶過,但可惜的卻是所上給予的多變量學習資源卻是遠遠不足...學生自己摸索的很孤獨,真不知道課程設計在這塊怎麼可以讓學生在量化研究上這麼無助?


這兩週,聽國體學弟妹們的課堂發表,說真的,我覺得以碩一的水準來看,我覺得大家都頗優秀的,但是明顯的是自信心不足,但我真的給予大家很正面的評價。


有時想想,這樣到底讀國體幸福,還是讀師大好?

我想國體是對學生的規劃太好,所以讓學生總在不斷的追趕中;國體的老師太有使命感,也使得部分課程的份量遠超於學生的能力。就這樣,學生再努力,似乎都還在不斷的追趕中,有時想想,這樣對研究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?


師大,光是課程這部份就讓人忍不住搖頭,但是也由於課程的要求並不高,所以學生反而有更多的空間。這一點自由或許對很多人而言會是很羨慕的吧!也因此師大運休的學生若僅是修完所上規定的學分數,其實可以說可完全投入心力在碩士論文的研究上,我們班就很多這樣的學生。先姑且不論自己摸索的無力感,但其實本身在專業上其實是仍有些缺乏的,但這在我們所上目前並沒有太多的人在乎,只有在每個人在自己一人努力時,才會想著為什麼所上不能給予更多的support.....


我已經不知道怎麼去衡量兩邊了,國體缺了個seminar,所以學生不太會同儕評鑑,也少有這樣的場合(雖然課堂上老師多有要求,但究竟那篇研究是學生的興趣,還是學生在應付那堂課,這樣這麼多堂課下來,對學生到底有多少的好處?還是學生是在一堆趕忙中完成品質參差不齊的成果)。


我強烈建議國體在現有的產業論壇之下,一定要有學生個人研究發表的正式seminar,不然學生的研究能力雖然在每一堂課中在累積,但自己研究的整體規劃,卻在忙碌中被淹沒而無法聚焦,我相信這絕對不會是好事,而且過於課堂的形式,亦會因有太多的彈性,而造成研究進度多所延遲。


至於師大,則應從根本面解決課程設計不夠專業的問題,還有研究法一課不該擺在一下,還有多變量分析學習的資源缺乏。


而兩邊都需要的,就是讀書會、研究的交流,大家不能在自己摸索自己的了啊......



關於發表,從poster到oral,從國內到國外,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,

若不是葉老大鼓勵我去北京AASM見世面,我不會知道出國發表這麼有趣;

如果不是程老師規定我們要出國發表,我不會知道自己可以用英文與外國人在學術上的互動;

如果不是邱皓政老師讓我喜歡上統計,我不會在碩二階段漸漸有量化研究的產出;

我想之所以能參與2004AASM、2005KSSM、2005TASSM、2006AASM,以及最讓我興奮的2006SMA,都得歸功於這些老師讓我在學術視野的開闊;目前預計在畢業前應該還會有2~3篇的研究亟需構思與努力,還不確定是投期刊,或是投研討會,但可確定的是,我真的覺得到目前為止,自己讀研究所的收穫......滿行囊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y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