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問我,讀師大到底是好還是不好,

我想其實還是同我一年前的這篇文章「
這兩年學術一路走下來」所描述,

以及「決定釋懷」這篇所說的,


我只能說,因為當初是放棄國體選師大的,因此我很清楚我自己該怎麼努力、怎麼規劃,才有辦法讓自己一樣可以驕傲的從師大畢業。


其實這三年下來,我在部落格分類中「關於讀研究所」的文章中,描述了許多自己在讀研究所的心情,我的確是一直在調適自己的心態,也因此造就自己越來越堅持要過屬於自己的研究生活。(我不想在一篇文章中就評論這三年的全部,但希望你能在我之前所有的po文中,慢慢了解我是怎麼調適過來的)。


運休所,從一屆15人暴增到一屆30人,是我們這屆開始的,老實說,學生實在是太多了,老師們真的都超負荷了,可想這教學品質該怎麼維持?



三年換了三個所長,則讓我至今仍然很難去體會到底運休所的方向與定位在哪裡,

課程的設計則還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,既然已經沒有了「因為學生少,選課人數過少會導致開課不足」的問題,那為什麼還要設定那A、B、C三組的必選課程,沒了選課的彈性,也無法增進專業,那我們到底上花了時間與金錢最後得到了什麼?這樣的學習真的好沒有效率,也因此我為了能更專注在專業與統計能力的提升,畢業時總共修了58學分(輔大3學分;國體修課9學分、旁聽6學分),聽起來瘋狂,但說真的,我真的覺得只有30學分的效益。
其實想想,是挺心酸的......


師大最讓我感心的地方就是,我在最後一學期,終於因為在學期間比較積極在研究發表,拿到了這三年運休所對我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肯定─斐陶斐。也不知自己是不是很容易被取悅,我竟然就因為拿了斐陶斐,所以決定真心認同自己對師大運休所的歸屬,這...很奇妙吧,原來我不過就是個給個糖,就會乖乖聽話的小孩子。




心情還挺複雜的,你想知道師大什麼,留個言,我再接續慢慢寫吧!


待續....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y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