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24-25,是「中國方程式公開賽China Formula Open (CFO) 」的上海收官站,
對於賽車比賽,其實我是比較陌生的,
畢竟在台灣有賽車的那幾年,我只是個單純的觀眾而已,
而且台灣一直是房車或拉力賽為主,方程式的賽事,在台灣還真是有些許的陌生。

雖然如此,但其實賽事的服務,
不論是棒球、籃球、極限運動、綜合性賽事、巡迴賽,
就這次的觀察下來,
還是有固定流程在走的,
CFO是個新興的賽事,
除了官方汽聯的支持外,
賽事中最需要的財源就要仰賴找企業贊助的能力了,
另外,媒體關係也是CFO與三大騰飛亟需要培養的。

在台灣,我一直以來接觸的都是台灣最熱門的賽事,所以在媒體關係上,賽事單位都是處於較被動的角色;但是對於CFO以及三大騰飛這賽事新兵來說,如何加強媒體報導的意願,的確是另一門更深的學問。

其實就我的角度來談這個賽事,
是不太能說「旁觀者清」或者「客觀」的,甚至也不見得「合理」,
因為我對於大陸的市場、民情仍有許多的不了解,
我也不清楚大陸的制度有什麼是能做?什麼是不能做的?
限制在哪?臨界值在哪?容忍區又有多廣?
所以我也就僅能就很「理想化」一個賽事的出發點,
來談談這次我所觀察的CFO囉......

我不否認自己對CFO這個賽事的陌生,
也不否認我實在不太能區隔出這個賽事在中國賽車運動的定位(CFO與),
我對中國賽車的了解來自於網路,而中國賽車的比賽項目實在是超乎身在台灣的我,想像的多。

我把這次賽事觀察寫在「上海行part6」,因為我實在不是很確定什麼是可說的,什麼是不可說的,所以你若好奇的話,mail給我,我再告訴你文章的密碼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y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